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布!湘西再次成为全省唯一
/2019-12-15/
原标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布!湘西再次成为全省唯一1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全国7家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其中武陵山... ...
12月13日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了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
全国7家 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
其中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
公示日期至2019年12月19日
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摆手舞
位于湖南西部的湘西地处武陵山区,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地区。长期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神话、传说、歌谣、鼓舞、织锦、刺绣、印染等,与湘西的自然环境,古村镇、古建筑相依相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
传统节庆——山江苗族“四月八”
2010年6月12日,湖南省文化厅对外宣布,湖南申报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得文化部批准,这是自2007年以来,我国设立的第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湖南首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传统节庆——浦市龙舟
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吉首坪朗)
该保护试验区涉及范围包括湘西地区47个乡镇,其中35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里耶古镇、105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10位国家级传承人以及总面积达434.92万亩、46个各级各类保护区等都是重点保护对象。
盛装接龙
设立保护试验区主要通过完善保护实验区范围内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完善四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及保护机制,确立若干以自然环境、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空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以及采取生产性方式等六种方式,对保护实验区内的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与扶持。
为家乡点个赞!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